【党建案例】西瑶乡新塘村:强化基层治理 后进赶超先进
2020-09-21 15:20:32          来源:临武党建 | 编辑:蒋淑芬 | 作者:陈 雷 刘泽亮          浏览量:7091

背景

新塘村位于临武县西南部,地处西瑶乡中心位置,村道交通便利,外连永州、蓝山。全村共有5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人口1682人。村中耕地资源丰富、林地覆盖面积较大,传统产业以禽畜养殖、水稻、油茶种植为主。五年前,安宁富足的新塘村,因为村级班子内耗严重,宗族矛盾突出,导致信访舆情严重,不少村民更是好吃懒做,赌博、吸毒现象时有发生,群众之间相互攀比,以吃低保为荣,全村环境卫生脏乱差,各项工作开展举步维艰。2017年,支村“两委”换届,新“两委”班子痛下决心要改变新塘村软弱涣散的局面,多措并举开始了艰难的基层治理之路。

主要特色

1、党建引领,提升支部凝聚力,从“一盘散沙”到“一个拳头”。新塘村原来的支村“两委”班子不团结,村干部优亲厚友情况比较严重,多年没有发展过新党员,对此村民意见很大,一度引发信访问题。村级班子不团结,村干部自己作风不正,村里的歪风邪气也眼着来了,低保户、贫困户好吃懒做,只要拿到一点补贴,就到赌桌上挥霍一空。年轻人总想着赚快钱,有的甚至走上盗窃、贩毒的道路。不大的村子几乎每年都有村民锒铛入狱。“支村两委心不齐,什么事都干不了”,2017年换届新当选的支部班子痛定思痛,坚持抓党建引领,班子成员、支部党员之间相互谈心,走村入户向村民群众征求意见建议,进一步统一了思想,班子得到有效团结,广大党员、群众对支村两委的信心得到提升,全村风气焕然一新。

2、基础先行,提升群众满意度,从“破败不堪”到“焕然一新”。要想富先修路。原先村账不透明,村民认为有猫腻,所以但凡村里准备申报一些项目,都无法通过村民评议。村账公开透明后,村民顾虑被打消了。支部班子趁热打铁,抢抓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机遇,在村民捐款、村干垫付、上级争取等多方面筹资下,对群众最关心的基础设施,开展全面的提质改造,真正做到了通路到组、水电入户,图示阅览室、篮球场、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满足群众日常精神文化需求,村民的生活幸福感明显提高,提起这届班子的工作,村民群众无不翘起大拇指。

3、发展为纲,提升集体经济收入,从“一穷二白”到“村强民富”。支村两委在跑项目、要资金、抓建设的过程中,越发认识到,上级政策帮扶固然是好,但并非长久之计,靠捐款、垫付、争资跑项只能解燃眉之急,不利于村级长远发展,“输血不如造血”,壮大村级经济才是全村能够得到长远发展的重中之重。支村两委通过盘活土地资源、建立专业合作社、引进投资商等方式,先后发起了“云耳种植”、“水稻禾花鱼”、“罗汉果种植”等产业发展项目。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务工,村集体收入大幅提高的同时,村民的口袋渐渐鼓了起来,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底气也更足了,腰板也挺得更直了。

主要做法

1、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为工作推动树立榜样。从群众意见最大的地方改起。支村两委班子思想得到统一之后,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低保户清理。为了将清理整顿工作真正落细落实,“两委”班子成员率先从自家亲朋好友抓起,严格把控评议标准做好清理清退,支书钟英文自己第一天就劝退了自己家亲朋好友低保户3户。支书的榜样树了起来,其他党员群众都是心服口服,清理工作对照要求严格执行,顺利依次推开。通过层层审核,一些家庭条件不符合条件的关系户被一一清退,全村低保户从90多户清理到只剩14户深度贫困户。对于一些存在疑议的边缘户,村里也重新启动低保评议程序,确保把每一分钱都发给最需要的人。通过低保清理工作,村民对新班子的工作态度、工作素养、工作热情刮目相看。

2、党务村务公开透明,为村民群众消除疑虑。新一届支部班子上台后深入党员、群众中开展谈心谈话,了解到村民不服管理多半是因为之前有村干部办事不公,暗箱操作,账务不清的事例在先。支村“两委”迅速行动,成立了独立的村务监督委员会,由专人负责核帐、公示,大到水泥、钢筋,小到墨水、红纸,都定期逐一公布。原先存在模棱两可的“其他开支”也不见了踪影。在财务公开工作得到了群众一致认可之后,支村“两委”班子决定扩大公示公开的范围 ,所有支部决定、集体决策都纳入到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的范围里面去,公示栏及时更新与广大党员群众息息相关的党员发展、支部活动、低保申报、危改申请、救济金发放等内容,村里做了什么事,添置了什么东西,谁家领了什么钱,事无巨细俱都经得起村民群众的监督,村民群众对支村两委的工作更加信任、更加放心了。

3、管理制度有效落实,为基层管理凝聚力量。村党支部为了进一步提升支部的凝聚力,坚持从组织生活正常化抓起,定期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将参加组织生活作为民主评议党员的重中之重。对无职党员和热心人士进行定岗设责,设立卫生、巡防、调解、宣传等专岗10余个,除去定员村干部外,建立了一支有20多人“招之即来、来之能用”的志愿者队伍。新塘村还推行村工作周例会制度,周一雷打不动召开村级工作例会,驻村乡干部、扶贫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固定参会,再依据本周会议内容适当扩大到党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工作例会为全村发展理清了工作思路、落实了工作责任。

效果

1.全村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先后完成了操场水泥硬化、操场垃圾清运、池塘沟渠清淤、氧化塘污水处理等“净化”工程,安装太阳能路灯、建造灯光球场完成“亮化工程”,通村公路窄加宽、通组公路延伸到了每一个自然村、村民小组。

2.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先后发起了“云耳种植”项目10亩,“水稻禾花鱼”项目200亩,“罗汉果种植”项目150亩。为全村解决就业30多人,其中残疾人22人、贫困户10人,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8万元。

3.村风民风明显转好。全村上下形成了不比钱财比人才,不比气势比和睦,不比投机比奋进的良好氛围,以往游手好闲的懒汉不见了,农田林地里挥洒汗水的身影变多了,村中每年都敲锣打鼓披红挂彩地送出好几名大学生,“模范家庭”、“新塘好人”、“好媳妇”典型案例层出不穷。

4.群众对“两委”班子满意度大幅提升。支村“两委”班子在基层治理中的努力得到了上级的认可、得到了全村群众的夸奖,2019年新塘村被评为市级卫生村、全乡优秀党支部,今天的新塘村已经从一个闻之色变的后进村变成了全乡首屈一指的先进村、示范村。

启示

1、打铁还需自身硬。支村“两委”工作,特别是基层群众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广大村民群众对支村“两委”班子、干部有信任、有信心,支村“两委”班子成员、每一个党员干部都要经得起问、经得起查、经得起考验,每项工作要一碗水端得平,才能赢得村民群众的理解和拥护。2017年换届新当选的支村“两委”班子三年来未受到一起村民群众的信访举报,归根到底还是靠着全体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和处事公正,才能得到全体村民的认可和信任。

2、团结就是力量。新塘村下辖了5个自然村,村民姓氏多样,宗族房头众多,新上任的支村“两委”5名定员干部都不同姓。村支书钟英文由于年幼时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右腿落下了终身残疾,他的当选一度在村里引发热议,不少党员、小组长对他不太看好,有的村民甚至等着看他的笑话。钟英文靠着自己的率先垂范,勤与两委干部谈心谈话,班子成员分工合理,凝聚了“两委”班子成员的思想和干劲,把广大党员群众紧紧团结在村党支部周围,支村“两委”工作得以有序推进。

3、集体经济是保障。村里办事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家中有粮,心中不慌”。新塘村通过村委统一土地流转、村干部带头出资成立合作社、引进成功企业合作、邀请专家骨干实地指导,从云耳种植到百香果种植到稻花鱼养殖,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产业发展之路,虽然中间也有失败和亏损,但是集体经济的步步壮大是不容置疑的。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底气才更足,工作信心才更强。

责编:蒋淑芬

来源:临武党建

版权作品,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获得合法授权的,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登录“龙源临武”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要闻
时事要闻
主题报道
我要报料

  下载APP